楼市调控百日过后,一方面调控的力度明显放缓,政府也不希望地产行业急剧萎缩,从而影响GDP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加大了社会和政府公关力度,试图拓展一些活动空间,好让地产市场早日回暖。
在这样的情况下,楼市僵持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出现了一定的疲惫性松动。在卖方方面,那些经济压力小,继续看涨楼市的开发商和业主再次提高了房产的心理预期价位,随之提高的就是在售房产的报价,而那些感受到强大的经济压力,并且看空房价后市的开发商和业主主动降价求售;在买方方面,由于对调控的不确定性的加强,观望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那些想要购房的刚需族害怕房价再次反弹,从而选择出手,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人坚信房价必跌,仍处于持币观望状态。
买还是不买?成为楼市新政百日后,刚需族需要面临的一个艰难的选择。这个命题涉及到刚需族的个人和家庭经济,也涉及到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因为买房子在中国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经济问题,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整个人生可能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都是高房价带来的后遗症。
即使在楼市专家的群体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当然购房者可以说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表达相关的购房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理论,他们对于房价的走势肯定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理性判断的。购房者可以将其作为参考意见来讨论,而不必完全按照其思路来决定自己的购房规划,真正理性的购房置业规划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
对于一个想要购房的人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必须要购房?有些人是没有房子,而且租房子也不能满足生活所需,这种情况下,购房就成为必须的问题,只是购房的时间问题,在中国,长期租房并不能彻底解决生活中的居住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租赁文化决定的,出租房源的质量整体偏低,基本不提供长达几年的长租合同等,都是限制那些需要稳定长期租赁房源的群体的。尤其是近来房价和房租价格波动大,更多的业主还是愿意合同一年一签,这样方便根据市场价格进行租赁价格调整。对于必须购房的人来说,是否购房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时候购房?
第二个问题就是应该什么时候购房呢?若是房价走势明朗,理想的选择肯定是房价预期最低的时候购房,比如说房价未来会持续上涨,那就现在购房最划算;若是房价持续下跌,那就跌倒谷底时购房最划算;若是持平,那就随时都可以购房。这个时间的判断既与房价的走势有关,也与个人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对于那些能够全款并且购房对家庭经济影响不是特别大的人群来说,购房的时间的限制较小,毕竟不用贷款的话即使房价未来下跌,只是资产缩水的问题,而房子本身的使用价值还是得到了利用;但是对于那些需要耗干全部家庭经济资源,并且承受高强度房贷压力的人群来说,一旦遭遇房价下跌和经济危机,那就意味着可能会破产,为错误的投资买单长达十来年。
在新政下,购房需要根据自身的购房需求,购房能力来确定购房的时间,这样即使房价出现波动,也不会太大的影响个人和家庭的财务,这样房产问题只会影响到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作者:潘涛 来源:银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