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缓慢,物价却一涨再涨,通货膨胀已经实实在在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无形中降低的购买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若是不能够及时的缓解这样压力,就会对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造成不良的影响,最终会影响个人和家庭财务状况和精神状态。
对于青年人来说,收入低,积蓄少,但是增长的空间大,潜力大。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要想抵御通货膨胀,那就需要想办法节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就能适度降低生活固定成本,减轻生活经济压力。对于大额的经济计划,比如说购房买车等,则要有计划的推迟,因为随着通胀到来,可以动用的剩余额度会逐步降低,这样的话经济压力会非常大,对于个人发展不利。除了节流,还要想办法开源,必须要想办法增加收入,这样才会减轻通胀的压力,增收的方法很多,比如说努力做好自己的业务,获得升职,赚取更多的工资、奖金、补贴以及提成等收入;也可以开辟第二职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既提高了收入,又充分利用了时间,提升了经验,开阔了商业眼界。通过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自然就会增加可支配收入,抵消通胀对生活的影响,还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对于中年人来说,通胀既意味着增加的经济压力,也意味着投资的机会,中年人大都收入稳定且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有一定的积蓄,具备投资的能力。通胀虽然会带来生活方面的经济压力,但是通胀同时也意味着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社会投资机会增加,投资的收益增加。这个时候中年人可以思考适度增加金融资产和不动产在家庭财产配置中的比例,这两类资产在通胀时期通常收益较高,对于某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来说,还可以适度提高家庭的负债比例,借别人的钱去投资,这是因为你借钱投资的话,投资的收益高,但是钱是贬值的,等你还账的时候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利息支出,所以能获得双重收益。银行的存款比例要减少,毕竟通胀加速的话,银行的利息收入还比不过货币贬值的速度,这个时候存钱就是亏本。
对于老年人来说,就需要稳中求变,增加可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比例。老年人理财通常以保守稳健为主,这是因为老年人收入渠道有限,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小,没有能力承受经济投资的失败。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和退休金实际购买力下降,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在保证基本的生活和医疗的基础上,老年人理财必须在稳重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流动性强的金融资产,促进财产的保值增值,适度减少银行长期储蓄,将钱用来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同时可以增加黄金和不动产的配置比例以抵御通胀。当然,老年人的理财变化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投资喜好来决定,将风险控制好,否则就会影响生活。
在通胀时代,理财的目标至少是要跑赢CPI,只有这样,才是基本实现了财富的保值,然后通过一些投资途径实现财富的增值,若是还是坚持一成不变的理财方式,财富则会自动缩水,影响个人经济基础。
(作者:潘涛 来源:银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