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成都市金牛区一家农行网点办理卡片补磁业务,顺便想了解一下农业银行的黄金定投业务的实务操作,于是找到她们的客户经理咨询,客户经理非常热情,非常详细的向我介绍,说黄金从1980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当中,具有保值的功能,还说他手上那个戒指他记得非常清楚是他目前90年排队给他买的,当时70元/克,开始出来还是比较靠谱的。然后我就发问了,我说黄金投资我还是了解过,你们农行的黄金定投是不是没有手续费,定投就是投入传世之宝黄金。他回答说,我们的价格就是交易所得价格,不像其他的银行的黄金定投,举个例子,最近纸黄金价格313元,他们的价格是393元,而我们的价格就是330元左右,只有我们农行是这样的,说其他银行的交易费用太高。我不知道他是不了解还是故意这么对我说的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当然也可以理解谁都会说自己的产品好。我又发问了,我问定投黄金风险怎么样,他回答了,定投黄金是理财不是投资,需要一个投资期限,短期我不敢说,但只要投资周期达到5年就肯定赚钱了,刻意强调5年,5年保证不会亏损。这下子我觉得还有有点问题了,黄金1979到1981年大牛市从203美元/盎司涨到850美元/盎司,然后就进入接近20年的漫漫熊市从850美元/盎司到了1999年的252美元/盎司,然后到了2011年最高的1920美元/盎司。可见,黄金的牛熊周期和股票相比比较长,如果您从1981年开始定投,20年估计都还没解套呢,又何来5年保证本金呢?不过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的是,5年后那个客户经理已经不在这个网点和这个职位了,这可能就是5年的原因。本来不想在继续聊下去,觉得理财经理既没有专业技能,又没有职业道德,但是我还是想了解下,作为银行的理财经理,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客户的。后来我提到,黄金定投和基金定投比怎么样呢,他马上说了句,去年股市不好,基金全部都是亏损的,我说,我好想看到去年好多基金还是赚钱的嘛,好像交什么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哦。他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我今天给你做个金融普及吧。他说:“基金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所有的基金都是作为长期投资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很高。货币型基金的净值波动不大,一般都在1.02到1.30之间,每日计息,风险是最低的,只要您定投的期限高于15年,年收益率高达15%以上,但是10年以上才敢保证本金安全。”当时我真的觉得很无奈,简直漏洞百出,首先货币型基金的净值都是1,收益用于增加份额,其次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为2%-4%,平均收益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近,投资期限来讲,货币型基金是一种短期投资方式,很好的现金管理工具,他居然说要投15年,我真的无语了。债券型基金他没有细说,后来说股票型基金,这个风险大一些,投资期限至少20年,年收益可以达到20%左右,15年确定保本。我当时真相说出来,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也不过22%左右,我们人人都是巴菲特了。注意,又有个保本期限15年,15年后还不知道他在哪里。后来看来还没打动我,开始询问我理财的目标是什么,我回答,我的目标就是跑过GDP,比通货膨胀高一些,达到8%就非常理想了,毕竟国家数据显示的通货膨胀率也不大准确。这下他的杀手锏来了,问我有没有买过保险,我说给孩子买了份年缴12000元,缴费期间10年的少儿教育险。他开始给我讲起了保险,还不断在纸上演示,保险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的,我说保险最主要的就是保障性质嘛,他说我们银行卖的和保险公司不一样的,都是理财性质的,我说收益率听说都很低哦,他说这个我不了解,看他在纸上给我详细演示,说是有5年、10年、15年缴费的品种,只要到期收益率都在10%以上,经他的一演算,收益率高的18%,低的也有15%,而且有各种优惠,交8700就当交10000等等。说他们卖的保险没有保障功能的,这个月他们只分了40万,一般只有VIP客户才能享受。我貌似享受了VIP待遇了,保险没有保障功能那还叫保险么。收益率高达15%以上,是到期的总收益吧。我说我考虑一下嘛,回去和家里先商量,我的钱是存在工商银行的,现在农行里没钱,他马上说,签了单也不马上扣钱的,而且你还可以就使用工商银行的卡扣钱,只要把卡号填上就可以了。我说我起码也得半年的时候发季度奖才考虑,问那时候还有没有,他说那时候可能就没有了,要尽快,钱也不多。然后叫我留了电话,给了我一张贵宾客户免费财富诊断表,还说这个诊断本来是要收费的哦。确实辛苦,他给我演算了至少有4页纸。保险其实银行就是一种代销的渠道而已,怎么就变成只有你们哪里才能买得到的呢,而且还有名额限制了。销售保险的高额提成是他这么夸大、欺诈销售的主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所有产品都必须长期投资才能保本,都有一个保本时间,因为过了这时间后,您找人也找不到了,即使亏损也只能认了。
挺失望和无奈的,耽误了理财经理的宝贵时间,大热天里银行里还挺凉爽的,我也消磨了无聊的时间。以前听说过很多银行经理把别人的银行存款变成保险的案例,保监会也经常整顿,没想到目前还如此严重。当然这里并不是想说哪些银行就不好了,只是这些银行依仗着人们的信任,为了销售业绩欺骗投资者。虽然我只去了这一家咨询,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投资者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的条款,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投资渠道、原理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是以销售自己的产品为目标,他们难以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因此在有理财产品需求的时候需要我们多比较,目前网络媒体比较发达,通过网络也可以筛选出一些有用信息,综合比较之后再做出合理的选择。
可以关注的是第三方理财的发展,目前第三方理财发展迅速,但是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到普通客户的普及还有个过程,但网上已经有一些机构具有一些发展出行,比如网上理财答疑,我观察很多网站上的答疑还是比较客观的,可以对理财有了基本的指引,对每一种大类产品的风险、收益都有基本的分析,当然具体产品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方向不会有什么错误,达到保值增值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当然目前也很多理财方面的软件,免费的也有。像一些做财务诊断的和理财规划方面的,可以诊断家庭财务状况,并贴出一些改进建议,通过对理财产品的匹配,实现家庭的各项理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