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出来的穷小子刚刚踏入社会总不免会有这么一条疑虑,自己“两手空空”,如何才能做到财富积累呢?
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 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而刚从校门出来的穷大学生们也是这样,但所有不同的是,这些莘莘学子掌握着知识财富,那么如何让知本向资本靠拢呢?
其实,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本科及以上) 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a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那么,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有了这种拥有知本的自信,我们才能成功运用我们的大脑进行价值创造,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当然了,除了拥有知本之外,想要完成财富积累,也有几点品质需要掌握的。比如渴望,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要不断对自己进行投资,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因此,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 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来源:银率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