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回暖苗头在调控的重压之下戛然而止,量价齐升的景象昙花一现,开发商在享受了短暂的楼市春天之后立刻又感觉到了丝丝寒意,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可能更长更冷的楼市寒冬中有足够御寒的资金和实力,促销作为刺激楼盘销售的重磅武器,再次被祭了出来。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和广告宣传,购房者通常感觉有点摸不着边,弄半天也不知道到底能享受多少实惠。
俗话说买的永远都没有卖的精,开发商岂是省油的灯,他们一方面搞促销宣传来刺激销售,另一方面心中照样舍不得房产的暴利空间,绝对不会轻易让利,因此这些促销的措施是看头足,花样多,实惠少,购房者必须要认真甑别,才不会被忽悠。
第一:认真研究促销附加条件。尽管是促销,开发商也绝对不做太多让利的买卖,于是他们就通过各种方式在正式的合同文本上添加促销的附加条件,宣传口号很好听,很诱人,但是到签合同的时候就必须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口说无凭,只有白纸黑字的合同才是最终决定促销真正能够享受到的优惠的法律文件。在促销的时候,一些开发商就会添加一些附加条件,比如说要提前交大笔定金,并在退定金退房方面设置很高的门槛;比如说购房者想要享受促销房价,就必须自己承担房贷的审批风险等等。通过附加条件的设置,开发商将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把大量的置业风险转嫁到购房者身上,若是消费者不认真的审读合同文本,糊里糊涂看促销的广告就签合同,很容易陷入这些附加条件的促销陷阱。
第二:一项项审视促销具体内容。促销的内容丰富,从定金抵房款到购房送面积送装修等,花样百出,这其中不乏一些确实对购房者有利的内容,但是也有一些本来就是属于消费者本身就应该获得的权益,也被当做了促销的噱头。比如说促销送面积,在房价虚高的时代,即使一两个平米,可能也意味着好几万块钱,于是不少开发商就打起了这个促销主意,将本来属于房产正常附加面积的阳台面积也计入促销面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消费者占了不少的促销实惠,实际上那些本来就是属于购房者的正当利益,反而被开发商拿来当做促销的噱头。还有一些赠送的面积,既不能在办理房产证的时候载入房产证,也不能享受折扣和装修优惠,甚至还要业主掏钱来进行一些打理和维护,这样的话实际上照样增加了业主的置业负担,促销的实际优惠程度大大下降。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促销内容时,冷静的一项项对比分析,才能看出其中的真正的优惠。
第三:别凭感觉,尤其是面对复杂的促销算法时,一定要精密计算。开发商促销时常用的一招是尽量将促销的条文设置得很复杂,看上去都是优惠,实际上没有多少实惠。拿最常见的房价折扣来说,开发商最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折上折,折中折,先在你交多少钱的时候给你一个9折优惠,然后又在什么条件下再给在折扣的基础上再给你一个85折优惠,这个时候千万别以为自己占到了25%的折扣优惠,自己拿起笔和计算器,一步步算出具体房价,这样就知道到底有多少的实际优惠了。购房的时候头脑一定要清醒,如果感觉有点乱,那就先别急着定下,回家自己慢慢分析或者请人分析,千万别被复杂的促销条文给圈了进去。
促销本来是让利互惠的双赢手段,可惜由于地产行业商业诚信的缺失以及行业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里面的猫腻太多,购房者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被这些促销陷阱给陷进去,成为楼市促销大忽悠的牺牲品。
(作者:潘涛 来源:银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