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基金业好像也是萧条一片,哀鸿遍野。基金2010年上半年巨亏4397.5亿创史上第二大亏损的消息已是人人皆知,广大基民迅速变成了饥民,地主家终于也没了余粮。一时间媒体和网友谈基金色变,基金似乎成了亏损的代名词。因此对于下面的这条消息,也就被各种声讨反思基金的新闻遮住了。
日前,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宣布,2010年8月30日,易方达基金与一位个人客户签订了一份采用对冲基金策略的专户“一对一”协议。目前易方达、客户和托管行完成三方会签并已向证监会报备。该产品是国内基金业管理的首只主要采用对冲策略进行投资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通过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对冲工具对冲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则通过套利策略在不同资产定价公司间寻找绝对收益。
这也是一个革命性的开始。在股指期货上市5个月后,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的横空出世,这意味着股指期货的机构时代来临,也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式推进到对冲基金阶段。更深的意义则是,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类产品终于不再残缺破损,意味着更多的获利机会,给基金一个证明自身收益回报良好的新法器。
依据国外的发展状况,自第一只对冲基金1949年在美国成立以来,短短60年,对冲基金在成熟市场已逐渐成为主流,管理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对冲基金的特点在于投资性价比较高,也就是说风险对收益的比值更高。投资中通过对冲策略将控制不了的风险进行对冲,因此获得绝对收益的确定性得到很大提高。而这正符合了私人银行高端客户锁定收益的投资需求。
事实上,对冲基金无论是在高净值人群,还是机构投资者中的需求都还很大,绝对收益产品将成为其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而随着市场推进,投资主力将很快从高净值人群向机构发展。业内预计,我国对冲基金产品未来将迅速扩容,未来规模或达到基金市场10%~15%甚至更高的水平。
同样对于对冲基金的危害,我们一样不能无视。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不遥远,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依然活跃。其实,“对冲”一词原本指的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而对冲基金的“对冲”则是指这些基金在不同市场或不同证券之间的高卖低买的套利行为。虽然对冲基金的高频套利活动具有增强市场弹性的一面,但其固有的高风险特性难以改变,加之松散的国际监管环境,对冲基金的风险聚合力难以估量。目前国内监管水平继续提升,如何管好这支初生的猛虎,需要监管机构从制度上有更多的安排。
(作者:清水 来源:银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