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对账单对居民来说并不陌生,陌生的恐怕只是里面的明细。有多少人拿到社保账单后会认认真真的去看去核对呢?可当你想要认真核对的时候,是不是又会碰到“看不懂”的尴尬局面呢?北京近两周已经开始有市民啊陆续收到新版的社保账单,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反响。
据了解,北京市社保中心今年特别对社保账单进行了细化,与往年相比,新版账单新增了个人账户明细,细化了缴费情况,是为了避免出现像去年那样参保人员反映看不懂的情况。然而,面对社保中心费尽心思改良的账单,有些市民的第一反应却仍是“看不懂”。我们就大家常见的问题来请教一下社保中心的相关人士吧。
问题一:拿到对账单究竟看什么?
很多人拿到账单后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有些人则是没看懂也不问,甚至还有些人看到花花绿绿的账单以为是小广告。社保中心的人员告诉大家,由于今年的新版社保对账单中公布了参保人4个险种的信息,所以拿到对账单后,参保人先要核对个人资料是否正确,核对的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同时还应核对各项数字是否准确。另外,在今年的对账单中,社保中心还特意用粉红色的标注出养老缴费信息和失业缴费信息中个人缴费部分的表,就是为了提示大家这两组数字非常重要,是需要重点核对的内容。而对账单某些地方的文字则用鲜艳的红色标注,这些用红色标注的字句是重要的提示信息,大家千万不能忽略。比如,如果参保人与参 保单位对其中的缴费基数存在争议,在10月15日前可以到社保经办机构的稽核部门投诉、举报等。社保中心的人员表示,他们对账单进行了重新设计,是希望让社保信息更加通俗易懂,只不过由于社保制度涉及的政策内容非常多,小小的账单里无法用三言两语把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出来,所以他们只能把最关键的一些信息,印在了对账单的背面。
问题二:这么点儿钱,将来够养老的吗?
对账单中“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本息合计”这一数字,只是用来计算参保人将来领取退休待遇其中的一部分数据体现,大家所谓的“这么点钱”,实际上只是计入个人账户部分的养老保险费本息合计,不是退休后领取的全部养老金。所以大家不必因为这个数据觉得心情低落。
问题三:上面的钱数怎么和工资条对不上?
对账单中的“工资”,是由参保单位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实际月收入自行申报的数字。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这个自行申报的数字是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统计范围发放的工资总额”,与企业发给大家的工资条上的数据未必完全一致,因此对账单与工资条不能相互比较。
(作者:胡利佳 来源:银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