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实施后,涨势惊人的房价基本得到遏制,随着限购令,房产税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的施行,不少家庭明显感觉到了房产新政的威力。不少个人和家庭为了保住自己房产投资的成果,继续从房产中攫取利益并少缴税款,在房产中介的撺掇下办理“假离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开房产新政的限制。
作为房产新政的地方措施,北京市政府出台具体细则规定临时性的限购措施,即“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同一购房家庭”是指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一对夫妇和其未成年的子女。限购的商品住房既包括新房,也包括二手房,若是违反规定新购了多套住房,将无法办理网上签约,也无法办理房产证。此政一出,对于北京一些准备投资多套住房的家庭形成了一个直接的限制,不少家庭为此放弃了投资多套住房的计划,房产市场逐步降温。
然而,由于住房投资已经成为不少北京家庭和个人的投资重要理财手段,不少人想尽办法来逃避新政限制,继续投资住房。房产中介遭遇新政寒流,成交量下降,日子也不好过,现在为了促成交易,也帮助这些想购置多套住房的家庭提供规避政策限制的方法--假离婚。通过假离婚后,一个家庭就分裂为两个单独的户头,这样就能继续购置房产了,而两个人实际上还是住在一起,只不过由结婚状态变成了离婚状态。
之所以购房者愿意以假离婚来逃避新政,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临时性的限购措施,将来肯定会被取消的,那时候再复婚也不迟。实际上,国家这轮房产调控的决心和力度都较大,不少临时性的措施可能会逐步演变成为较为固定的房产政策,那个时候若是你想要复婚,还是要交一笔数目不小的税费,也不是很合算。若是以后的房产新政再度调整,限制房产交易条件,征收房产空置税费,调高房屋出租管理费用比例等,不仅对投机性房产形成打压,而且是对房不对人,即使假离婚也不管用。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假离婚并不可取。毕竟法律上只有结婚和离婚的概念,不存在假离婚的概念,所以在拿到离婚证书的那一刻曾经的夫妻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就是独立的两个人了,对应的民事权利和义务都生效了。假设,在离婚后任何一方出现背叛,另一方就没有权力去限制和规法了,离婚的时候财产是如何分割的那就是如何分割,任何一方都无权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由于是假离婚,那么在分割财产的时候肯定是不会那么严谨,这个时候就容易造成一些漏洞,一旦一方变心,弄假成真,这个时候恐怕是后悔莫及,这样的事例已经不止一次在神州大地上上演了。假离婚导致的生活机会成本增加,还会对家庭感情生活形成巨大的隐患,这些矛盾一旦爆发,会造成巨大的情感和经济损失,这个时候假离婚购房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了。
在房产新政的高压下,通过假离婚的手段来逃避并不可取,毕竟风险不小。最好采取变通的方式,寻找别的投资渠道,比如说投资商业地产,不要把目光仅仅盯着住宅投资,这样才是真正的出路。
(作者:潘涛 来源:银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