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股市,基金,房产和理财产品市场个个火爆异常,许多居民在他人投资带来的赚钱效应的影响下,开始介入理财投资市场。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在理财时都碰到过别人赚钱,唯我亏钱,或是突然之间没钱用的尴尬局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笔者就列举四大雷人的理财“昏招”,也算防微杜渐吧。
“昏招”一,家庭财政状况一概不知。投资是很个人的事情,偏偏有些投资者对自己的家庭财政状况一问三不知,还要大谈理财经,每日里只想着如何进行投资,对自家应对风险的能力完全没有合理的估计。笔者曾在一个海外电视节目中看到,一对老外夫妻被理财专家问道,如果不工作,自己家下周是否还有余钱可以支付账单的时候,那副茫然的样子。
对此,记得那个理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每个月拿出工资中的一小部分存入银行,以备急需。为了更有效的了解家庭收支情况,理财专家向夫妻二人提供了一样东西-铅笔,要求他们采用最原始但也是最有效方式—记账,来管理家庭财产,收效甚好。
“昏招”二,钱到用时方觉无。市场上,偏偏就有那么一些投资者,账户里面的股票基金和家里的房产证一大堆,但是,等真到急需用钱的时候,可支取的现金却非常有效,常会在关键时刻被迫卖出资产,或没有合理的保险产品的保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尽管现在的银行活期利息非常低,但是,保留半年左右的收入作为家庭紧急备用金还是必须的。另外,在保险产品方面,目前的社保是否能在大家退休后,保证生活品质不下降,谁也无法准确回答,因此,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用于养老和应付疾病,也是在进入投资市场前,必须要规划好的。
“昏招”三,“过于信任自己”。有报道称,某投资者受到朋友炒股发财的激励,将自己多年的存款全部投入到股市中,相信自己一定盈。但问题是,这位先生是在根本连买的是啥股票,公司是干啥的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而勇往直前的。当他还在梦想半年投资翻一番的时候,大盘已经从高点回落了一半以上,亏损可是实实在在的。对这位投资者,只能说,人贵要有自知之明,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碰,要碰也先学习学习。
“昏招”四,房子,房子,我就爱买房子。不可否认,就这几年中国房地产的涨势,只要是房产投资者,赚钱的可能性和收益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有些投资者采用以房养房,买了一套房,抵押后,再买第二套房的投资模式,背上了不少房贷,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
相比于其他产品,房产投资尽管收益很高,但变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理财专家会建议投资者合理控制家庭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根据国外的经验,该比例尽量控制在60%以内,并且,要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出发,建立科学的资产配置。
(作者:吴聊 来源:银率网)